对于小白来说web开发最难的部分是数据库的设计吗,数据库的设计有什么>本领/h2>
对于一些成熟的web框架,比如Django,数据库结构搭建好了,剩下的都是自动化的。相反,如果数据库结构比较草率,之后修改那是相当麻烦。有几个原则:
1.少冗余,基本单元尽量小,尽量用>毗连/p>
2.预留扩展
3.字段类型正确选择

4.视图触发器可以设计,预留
其他的还有很多,这是个很专业的工作,复杂的还有什么范式简化之类的,太复杂的还是推荐给专业人士处理。
tips:多看看中小规模的开源应用怎么设计,可以借鉴。
web后端如何使用数据库
web后端使用数据库的方式需要根据你自己的业务逻辑来确定,如果不需要使用数据库的话,就没必要使用数据库,简单的东西,用一个文件存储一下也是可以的,如果确实需要使用数据库,那就建立数据库,连接有的时候我们做数据库还不一定需要写数据库,比如做一个用户查询资料的网站,那就只需要读数据库就可以了。
如何用Python搭建一个网站
Python搭建网站,利用现成的框架还是挺简单的。在这里举一个例子-利用Flask搭建一个网站。
Flask
Flask是一个使用 Python 编写的轻量级 Web 应用框架。其 WSGI 工具箱采用 Werkzeug ,模板引擎则使用 Jinja2 。Flask创建一个应用很简单,只需要一行代码就可以创建一个应用。一个最小的应用看起来像这样:
直接执行python hello.py,就可以看到页面就可以访问了,这只是官方给出的一个示例,方便学习。
应用初始化
所有 Flask 程序都必须创建一个程序实例。 Web 服务器使用一种名为 Web 服务器网关接口(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, WSGI)的协议,把接收自客户端的所有请求都转交给这个对象处理。程序实例是 Flask 类的对象,经常使用下述代码创建:
Flask 类的构造函数只有一个必须指定的参数,即程序主模块或包的名字。在大多数程序中, Python 的 __name__ 变量就是所需的值。
路由和视图函数
客户端(例如 Web 浏览器)把请求发送给 Web 服务器, Web 服务器再把请求发送给 Flask程序实例。程序实例需要知道对每个 URL 请求运行哪些代码,所以保存了一个 URL 到Python 函数的映射关系。处理 URL 和函数之间关系的程序称为路由。在 Flask 程序中定义路由的最简便方式,是使用程序实例提供的 app.route 修饰器,把修饰的函数注册为路由。下面的例子说明了如何使用这个修饰器声明路由:
index() 函数注册为程序根地址的处理程序。如果部署程序的服务器域名为 www.example.com,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://www.example.com 后, 会触发服务器执行 index() 函数。这个函数的返回值称为响应,是客户端接收到的内容。如果客户端是 Web 浏览器, 响应就是显示给用户查看的文档。
启动服务器
程序实例用 run 方法启动 Flask 集成的开发 Web 服务器:
__name__=='__main__' 是 Python 的惯常用法,在这里确保直接执行这个脚本时才启动开发Web 服务器。 如果这个脚本由其他脚本引入,程序假定父级脚本会启动不同的服务器,因此不会执行 app.run()。服务器启动后, 会进入轮询,等待并处理请求。轮询会一直运行,直到程序停止,比如按Ctrl-C 键。
Flask开发的网站实例
本示例中网站的结构如下
启动服务器界面
访问WEB页面
整个是利用Flask自己搭建的一个WEB页面,数据库试过mysql和mongodb都可以正常访问。整体感觉Flask的学习成本会比Django低,而且也比Django更灵活。
怎么把数据库和网页>毗连/h2>
1. web服务器(apache、tomcat等),网络协议(http、socket等),浏览器(chrome、FF、IE等)。浏览器发起建立连接请求,通过网络协议与服务器建立连接,服务器保持连接,获取浏览器想要的数据,服务器通过连接返回内容给浏览器,浏览器把数据呈现出来。
2. 连接的协议一般是http,也有websocket。服务器以服务的方式存在,就像外卖店,你打个电话过去,人家就把饭菜送上门来了。
3. web服务器访问数据库一样要使用网络连接,端口只是开放服务的入口而已,就像外卖的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