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。在我国,大数据战略被视为国家战略,上海作为我国经济、金融、贸易和航运中心,在大数据领域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。本文将围绕陈刚大数据战略,探讨上海如何迈向智能未来。
一、陈刚大数据战略概述
1. 背景
2015年,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提出“大数据行动计划”,旨在推动上海大数据产业发展。随后,陈刚作为上海市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组长,全面负责上海大数据战略的实施。陈刚大数据战略以“创新驱动、应用先行、产业集聚、人才为本”为基本原则,旨在打造全球大数据中心。
2. 目标
(1)建设全球大数据中心:通过整合上海在金融、航运、贸易等领域的优势,打造全球大数据产业集聚区。
(2)培育大数据产业链:围绕大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分析、应用等环节,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企业。
(3)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:通过大数据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,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二、陈刚大数据战略实施举措
1. 顶层设计
陈刚大数据战略实施过程中,首先注重顶层设计,明确发展目标、任务和路径。2016年,上海发布《上海市大数据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。
2. 政策扶持
为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,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包括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、优化人才引进政策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。
3. 产业集聚
上海通过建设张江高科技园区、杨浦大数据产业园等载体,吸引国内外大数据企业落户,形成产业集聚效应。
4. 应用创新
上海鼓励企业开展大数据应用创新,推动大数据在金融、医疗、交通、教育等领域的应用,提升城市治理能力。
5. 人才培养
上海高度重视大数据人才培养,通过设立大数据专业、举办大数据竞赛、引进海外人才等方式,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三、陈刚大数据战略成效
1.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
据统计,2018年上海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,同比增长20%。大数据已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2. 产业链条日趋完善
上海大数据产业链条已涵盖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分析、应用等多个环节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。
3. 应用场景不断丰富
大数据在金融、医疗、交通、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,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。
4.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
上海在全球大数据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,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合作。
陈刚大数据战略的实施,为上海迈向智能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上海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,为全球大数据产业贡献力量。